小君媽最近有點苦惱,自從買了智慧型手機,她發現小君老是專注的盯著智慧型手機看,但是要小君念書就偏偏哈欠連連。

在遊戲機的情境中,小君可以開心的大笑,但是和家人一起吃飯,小君總是速戰速決,沒有任何話題。好不容易找到機會可以和小君作在沙發上,小君媽媽卻發現和孩子對話的話題少了,小君只說著有關遊戲的話題,是不是現代科技進步了,也把父母和孩子間的距離拉遠了?

 

相信許多家長也面臨到相同的問題,當孩子日漸長大,似乎在親子之間的互動感覺總少了些什麼。

原本陪伴的親子關係,也好像可以被科技產品所取代。但是在成長過程中,親子關係的轉換,溝通技巧的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課。就以小君的例子來說,我們可以這麼作:

    1.      建立家庭電玩時間: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體感遊戲,不論是運動類型或是休閒活動,可以先從規則的了解開始,親子之間有了共通的話題,再接著就是分組競賽(最好可以是父母其中一人搭配孩子)。

在競賽過程中,父母別忘了加上喝采以及過程中的感嘆或是緊張感覺,因為非語言的肢體動作或是表情,可以傳遞你正在享受和孩子一起遊戲的感覺。

2.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紙本教學搭配使用:

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目前在學校的課程內容,在APP中搜尋相似的概念的遊戲,接下來就是要訂立規則。也就是說,孩子可以在完成紙本作業後,得到具有相關概念的遊戲做為獎勵,並且在遊戲中加深概念的學習,畢竟傳統紙本的學習比較難抵擋多媒體/3C產品的誘惑。

3.      建立定期溝通、分享的互動模式

父母可以示範每天分享的溝通模式,當然可以是公司裡有趣的事情或是面臨到的問題,並且加上自己的感想或是解決問題的策略。

不要擔心孩子聽不懂,父母可以試著將孩子的角色定位放在與自己平行的位置上。先不需要要求孩子立即給予回應,或是也分享孩子在學校的點滴。因為我們相信,建立了這樣的溝通模式後,孩子會很自然的加入話題(可以適時的問:『小君你覺得呢?你覺得媽媽這樣做好嗎?』)。

4.      在建立分享經驗的模式時,父母要記住下面的小技巧:

  • a. 在描述經驗的過程中,使用完整的敘事技巧,也就是說,父母在描述重中,時時檢視自己有沒有包含了事件的時間人物事件經過結果感想這些故事結構/元素,其目的在於建立孩子完整的述說表達的概念。
  • b. 維持同一個分享話題,也就是說,可以有來有往的問答(或是大家輪流發表感想)。
  • c. 以詢問代替指導,父母盡量避免直接告訴孩子「你應該要….」,可以使用「如果是媽媽,我應該會….你覺得呢?」,請父母視孩子為有主見和想法的個體。

 

就像廣告詞中所說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我們想信,聰明的使用科技產品,一定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柯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